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75 lines (38 loc) · 4.61 KB

1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75 lines (38 loc) · 4.61 KB

《道德经》第一章通行本原文:

道可道,非常道;

名可名,非常名。

无,名天地之始,

有,名万物之母。

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

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

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

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译文:

道是可以去说明和去遵照的,但不是一般能说清楚的,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道。

名是道的形态,也是可描述的,但不是一般描述就能诠释的,它的形态也并非一成不变。

无 ,即无名无形,是万物的起始。

有,即有形存在,是万物的母体。

只有始终保持无欲无求的状态,才能体察到道之无名无形的奥妙;

只有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,才能发掘道之有名有形的边界和特征。

有和无,是两种不同的表述,它们都来自于道,是构成道的两种基本形态和不同的面。

道玄妙高深,就像一扇大门,通过它才能洞悉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,了解宇宙的一切奥妙变化。   

逐句解释:
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

什么意思呢?道是可以说的或者去遵照的,但又不是一般的能阐释的道,不是一成不变的道。名乃道的形态,也是可以说明的,但也不是一般的描述就能够名状的,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形态。

无,名万物之始。有,名万物之母。

(或无名,万物之始也。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这个标点在哪里都可以,古人没有标点)

这个我们借用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说,权当真有这回事。道无名,道之无即无状态亦无形态,却是万物的起始,就像宇宙爆炸时的奇点,可以理解为体积无限小,质量无限大的黑洞,所有的物质都被压缩在里面,包括一切万物,原子核都能再压缩,这个东西小到啥也没有,即是无。道有名,道之有即道也有形态,虽然体积无限小,但的的确确是存在的,那个形态性状我们虽不知道,但随着奇点爆炸,混沌初开,宇宙迅速向外扩展,随即产生了万事万物,这是有可名状的。因此道是一切万物的母体和根源。

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

只有始终保持无欲无求的状态,才能体察到道之无名无形的奥妙;只有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,才能发掘道之有名有形的边界和特征。因此既要无欲以求道,又要有欲以探究。这里的无可以理解为意识,而有可理解为物质。要以有欲去探究物质,以无欲去体悟意识。

此两者同出而异名。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有名无名,是两种不同的表述,它们都来自于道,是构成道的两种基本形态和不同的面。这里面非常玄妙高深,就像一扇大门,通过它才能洞悉世间万物运行规律,了解宇宙一切奥妙变化。

心得总结:

道无所不包,通过道可以洞悉一切,就是这么玄妙。但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?是既能说清楚也不能说清楚。这具体怎么理解呢?结合全书来看道本质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载体,在运行时又变化多端的客观规律;道是孕育万物生长的母亲,是一切事物的源泉,囊括了万事万物;道也是一种上善若水的修为和与世无争、无为而治的境界。但其实道远不止这些,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。

作为一个近20年的互联网老兵和40岁的中年大叔来讲,虽经历尚浅,资质平庸,我还没有搞清楚道的运行规律和方式,但也见到了企业之起伏跌宕、技术之日新月异,以及人生之喜乐无常。我们身处的时代发展很快,社会变化万千,就像一辆追逐名利的高速列车,拥挤的空间上满载着自私和贪婪。在这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上,人生有多少个机会收获,又有多少个意外失去,还有多少个无情的伤害,以及多少个不经意的内卷,大家既享受到生活带来的乐趣,又被生活所嘲弄,搞得满身疲惫,人人喊累。这个年纪多少明白了世事之不易,人生之艰难。世道有常,天道无亲。人生多变皆无变,人生无常皆有常。究竟是无还是有?恐怕即是无又是有,所谓无中生有,有生于无。

附帛书版

返回目录   下一章